换帅、增设分管中国业务董事、宣布销售公司成立,又一轮暗潮席卷中国车市,这一次集中在德系三强。德国法兰克福银行分析师 JuergenPieper分析认为,中国为德国汽车制造商在豪华汽车领域的收益贡献了25%的力量。在巨大的业绩贡献面前,如何实施在中国市场的权力平衡术,是继任者们的新课题。作为奔驰、宝马和大众,有追赶者、有加速者也有领先者。在即将到来的新一年,德系三强的主战场将转移至中国。
戴姆勒增设中国事务董事 欲理清奔驰在华症结
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以下称“奔驰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尔斯的继任者Nicholas Speeks上任不到一个月,奔驰中国就在12月18日又宣布了一则重要消息: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而就在此5天前从斯图加特的戴姆勒总部发出消息,宣布任命Hubertus Troska为戴姆勒董事会新成员,专门分管中国市场事务,并接替华立新出任戴姆勒东北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这是戴姆勒首次拥有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这一系列的变化发生在一个月内。
尽管麦尔斯离职以及新销售公司成立的消息早已在业内传播,但是密集地落实,凸显了奔驰对在华业务发展的信心和渴望。作为德系豪华车品牌,奔驰在中国市场拥有与生俱来的品牌优势,但是无论在国产化的选择还是销售体系建设方面,奔驰的脚步相对于竞争对手都略显迟疑。以致于在中国豪华车市场发展的黄金期,奔驰一直落后于对手。
据统计,前11个月在华销量中,奥迪较宝马高9.5万辆以上,超过奔驰19.3万辆。若不计中国市场,奔驰前11个月在全球销量比奥迪高4.3万辆,一旦算上中国业务,则被奥迪明显反超。由此可见,无论是从中国业务方面还是全球业务方面,改善在华发展现状,是奔驰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彭博社的分析称,在中国市场业务的增速放缓、在紧凑型SUV等走俏领域的发展滞后、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缺乏影响,这些是导致奔驰丢失豪华车头把交椅(2005年宝马首次超越奔驰),乃至被宝马和奥迪拉开更大差距的主要因素。
但业内一直认为,奔驰在华的销售体系混乱,是奔驰发展滞后的主要症结。也许这正是奔驰在华平衡术的败笔。戴姆勒、奔驰中国、北汽集团、北京奔驰以及利星行之间的复杂关系,始终没有被理清,导致了奔驰的发展一直未能走入正轨。
如今,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的销售公司是由戴姆勒投资有限公司与其在华战略合作伙伴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50:50股份比例成立的合资企业,将统一负责梅赛德斯-奔驰在华进口车与国产车的销售业务。按照双方计划,未来3年将有近20款全新和改款车型将在中国上市,每年新增50家经销商。
新销售公司的成立是戴姆勒对奔驰在华业务的收权,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中方在奔驰业务方面话语权增强的表现。双方若能合力理清奔驰在华的销售体系,将成为推动奔驰销量增长的重要动力。
#p#副标题#e#
宝马中国换帅 德国总部收权?
作为奔驰在华最大的竞争对手,宝马同样有大动作。12月7日,宝马集团大中华区宣布,现任宝马德国总裁安格先生(Mr. Karsten Engel)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期间,就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一职,现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史登科博士届时将正式退休。
宝马没有解释史登科退休的原因。资料显示,史登科今年59岁,原计划明年年底才退休。随后,就有消息传出负责进口车销售业务的宝马中国副总裁陆逸已经提出辞职,并将于本周内获得批准。
宝马的人事变动表面看来也只是例行换届,但有业内人士猜测,史登科的离任,可能拉开宝马中国人事地震的帷幕。
史登科带领宝马真正走上了“本土化”的道路,在他的团队中,聚集了本土华人精英,陆逸是其中之一。史登科的继任者是来自宝马德国总裁安格,他的任职经历被业界分析认为是,宝马总部逐步收权的信号。有分析认为,未来德国总部的各职能部门或将更为直接插手中国业务,宝马中国管理层权利受限。
但从目前在华发展来看,和奔驰、大众相比,宝马的独立性甚强,无论在销售还是产品投放方面,宝马在合资公司中都具有绝对话语权。若再收权,对其与合作伙伴的和谐并无益处。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分析认为,与其说收权,不如说是“公司总部在中国市场的一种尝试,是集中管理好还是分散管理好,总部也在通过各种措施尝试,并等待市场反映。”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史登科之前较为成功的作法不会改变,宝马在华战略是总部制定的,并不会因为换帅而轻易改变,但执行方面可能会各有特色。“外派的人员总有局限,希望下面执行的人员尽量可以本土化。”他认为。
大众继续深耕本土 中国市场地位升级
大众的动作则稍早一些,在今年6月2日,大众汽车集团对外发布新的人事任命:此前负责商用车业务的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海兹曼将领导大众集团在中国的业务,同时大众汽车将在集团管理董事会层面设立专门负责中国业务的职能部门,用以“凸显中国这一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重要地位”。众此次发出的信号很明确:中国市场的地位在其全球战略部署中已经升级。
尽管都是设立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但是大众和奔驰的境遇不同,其豪华车品牌奥迪在中国一直稳居销量榜首,但为了提高对中国市场的管理效率,帮助大众汽车实现2018年称霸全球车市的宏图大志,大众汽车董事会坚持认为,直接管理中国市场的管理模式十分必要。接下来,大众除了继续保持奥迪的优势以外,还需要保持两个合资公司的平衡关系,才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的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