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13年中国最佳CEO”榜单,华晨集团董事长、总裁祁玉民位列第四,成为了国内汽车企业惟一一个进入前五强的CEO。这让此前在国内汽车集团中一直处于“小弟”角色的华晨成为了焦点。
提起华晨,很多非汽车行业的人可能并不熟悉,在国内众多央企、国企云集的汽车集团中,为什么这样一家企业的CEO能打败其他汽车集团的老总们?
其实,道理很简单——用成绩说话。华晨中华,这个当年岌岌可危的品牌,在濒临消亡的边缘时,被入主华晨的祁玉民拯救。在香港上市的华晨汽车,虽然并未国家明确扶持的“四大四小”集团之列,但今年上半年,华晨以37.57万辆的整车销量,位列上半年汽车企业销量排名的第七位。尤其是最近三年复权股价增长了310%。
更为重要的是,当初华晨与宝马的合资并不被外界看好,但华晨与合作伙伴宝马的关系却是国内所有合资企业里最好的,而且宝马对华晨自主的支持是最大的。
据悉,华晨旗下上市公司新晨动力已经获得宝马的技术转让,开始生产宝马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新发动机除将为宝马3系、5系等车型提供外,还将匹配到中华轿车上。
不管祁玉民用了什么办法,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只有华晨依靠宝马的支持换来宝贵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了自主品牌。而此前不管是位列“四大四小”的上汽、一汽、东风还是长安、北汽和广汽,几乎都在合资中收获甚微。上汽和北汽更是不得不通过海外收购来达到发展自主的目的。
汽车媒体业内资深记者程远曾经半开玩笑称,华晨是惟一一家在车型外观上仿造合资伙伴,但不被合资伙伴起诉侵权的企业。因此,至少从虚心向合作伙伴学习这一点来说,华晨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与众不同之路。
其实,华晨并非没有缺陷,未来的中华车搭载宝马的发动机,但这会不会阻碍了华晨发展自主技术的决心和动力?毕竟,从长远看,华晨还是要通过宝马的支持,从而掌握发动机技术,提高自身核心水平。如果不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华晨最终只能是一个宝马的徒弟,而无法达到超越师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