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前的中国车市,中国品牌汽车山寨可谓一大景观。对此,颇为引人诟病,当然也有人认为山寨 自有其合理之处。更为值得思考的是,在刚刚过去的3.15,也有让“山寨”上晚会的呼声。甚至,曾经有网友在笔者聊天之时,不知道怎么就聊到这个话题,对 此也是见仁见智。那么,山寨到底好不好呢?
秉承笔者一贯的风格,在探讨一种现象合不合理或者好不好之时,总要探讨一下其存在的原因。本文,自然也不例外。笔者深信,只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再此基础上了解一种现象存在的好与不好的问题。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中国品牌存在的因素固然很多,不过笔者认为其本源应该归根于“话语主导权丧失”和“生存忧虑”。
中国汽车品牌的生存状况引起包括老总、媒体以及业内人士的诸多忧虑。
话语主导权丧失源自于“自我认可的丧失”。所 谓“自我认可丧失”,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方面,就是说中国品牌汽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车型的设计以自主创新方面相对缺乏自我认可。至于为什么,原 因很多,不过可总结为第二个方面,也就是我们要说的下一个层面的原因。即山寨车与自主设计在市场表现方面的差异,一般来说山寨车大多市场表现不错,自主设 计车则存在很大风险,甚至在很大层面有可能血本无归。显然,这种显现存在的原因在跟中国消费者的喜欢和认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换言之,由于中国车市的特殊情况,中国消费者相对更加认可所谓的“豪车”或者“合资品牌”,这就造成了中国汽车品牌为了迎合消费者喜好而跟风山寨。
中国品牌汽车市场话语主导权缺失
这么说来,问题似乎归结到了中国消费者身上。乍看上去,当然是,不过中国消费者为何喜欢合资品牌或者豪车品牌设计呢?笔者认为,这在于合资品牌或者豪车品牌多年来在国内车市所形成的“话语主导权”。众所周知,由于中国汽车品牌多年来发展,在国内相对形成了“低端”以及“廉价”的印象,而合资品牌和豪车,则更多地代表着“质量”、“品质”、“高端”,二者泾渭分明。在这种情况下,代表着“质感”的豪车及合资品牌无疑占据着车市消费的“话语主导权”。
“生存忧虑”与利益驱动息息相关。承接第一个层面,在车市“话语主导权”丧失的情况下,中国汽车品牌为了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间,不得不采取诸多“高端化需求”等诸多手段来应对。“山寨”则是最快捷的获得“外形上”高端化,从而获得消费者认可的捷径。尤其值得提出的是,这些所谓的“山寨”车型价格都还不低。比 如风行CM7售价12.99-21.97万、众泰T600售价7.98-13.58万、哈弗H9售价19.98-26.28万。所以说,“山寨”与利益驱 动息息相关,不过这种驱动也与“生存忧虑”存在着较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中国汽车品牌的“山寨”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话语主导权”的丧失以及“生存忧虑”。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中国汽车品牌的“山寨”现象呢?
其一、中国汽车品牌山寨并不可耻。纵 观中国车市,对于中国品牌汽车的“山寨”的百般诟病并不少,笔者更愿意把这种诟病看成是对中国品牌汽车的生存的关注以及提升的建议。毕竟,无论对于众泰 T600/T700的各种调侃,还是其他诸如陆风X7与路虎揽胜极光极为相似、江淮瑞风A6与奥迪A6、广汽吉奥GX6与路虎揽胜极光、北汽BJ80与奔 驰G级、风行CM7、哈弗H9与丰田普拉多等,可谓比比皆是。
不过,如果就世界各国汽车的发展历程而言,“山寨”也并非中国所独有。且 以日本为例,其在发展的早期,即上世纪50-60年代,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无不像今天的中国品牌汽车进行过山寨,比如丰田JEEP BJ仿造1941年的牧马人Willys MA、本田N360仿造1959年Austin Mini、日产的Prince Royal仿造1965年的福特Custom;至于韩国,更不用说了吧,这个一直被拿来跟中国汽车品牌对比的车系。并且就中国车市而言,曾经也走过这种道 路的比亚迪、吉利等主流车企,在设计上基本上已经走出之前的一味模仿的“窠臼”。
山寨并非中国独有
其二、山寨的是“形”还是“心”?承接上一个问题,山寨并不可耻。前提是,山寨的到底是“形”还是“心”。至于“形”,就是说在外观、内饰等各种可以肉眼看的见的地方进行模仿借鉴,所谓“心”就是看不见的质量和品质。中国汽车品牌,如前文提到的诸多车,能够山寨到“形”,但是“心”呢?在生存忧虑驱动下的山寨,如果能够在山寨“形”的基础上,对需要时间来见证的质量、品质等看不见的地方进行了大幅度提升,那么暂时的山寨又何妨?不过如果只是山寨到了“形”,恐怕其结局只能如不久前被取消生产资质的双环汽车一样。故而,山寨不可耻,可耻的是仅仅山寨眼前的“形”,而不主动提升内在。如前文提到的日产、丰田、本田等也曾经山寨,但是如今呢?
山寨不能停留在“形”相似,更要注重质量、品质的提升
每逢说道中国品牌汽车的山寨现象,笔者就想到了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名著《傲慢与偏见》中所言,但凡一个有钱的单身汉总是会有老婆的,那些有女儿的太太们总是把他们看成自己女儿的未来老公,从而把他们看成私有财产。其实,如今的中国的消费者何尝不是如此呢?但凡有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总是要有辆车的,那些个造车的总是把他们看成自己未来的车主,从而通过各种手段赢取他们的关注,又有何不可呢?
不同的是,有钱的单身汉们未来的老婆不仅仅漂亮,恐怕大多是气质、外貌兼修,那些个准车主们又仅仅想要个山寨的外形呢?谁不想有个“形”与“心”兼修的车呢?如果中国汽车品牌在山寨外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品质的提升。如此,暂时的山寨又有何不好呢?(来源:汽车之家作者:凌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