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乘用车销量继续平稳增长,半年累计销量首超1000万辆。
2013年6月,汽车生产167.42万辆,环比下降5.97%,同比增长9.33%;销售175.41万辆,环比下降0.42%,同比增长11.19%。其中乘用车生产136.26万辆,环比下降4.02%,同比增长8.24%;销售140.35万辆,环比增长0.47%,同比增长9.29%。乘用车销量虽然没有达到我们预计的两位数增长,但考虑到去年同期异常库存所造成的高基数,取得这样的增长已经相当不易。而从乘联会更加趋近终端零售销量的数据来看,汽车景气度程度更高。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6月份广义乘用车同比增长12.3%,远高于汽车协会的乘用车销量数据。
细分车型延续了上半年以来的增长趋势,交叉型乘用车的下滑值得关注。2013年6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产销92.26万辆和94.72万辆,产量环比下降3.48%,销量环比增长0.72%,同比增长7.84%和6.90%;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销8.40万辆和8.44万辆,环比下降3.42%和0.23%,同比增长均为1.0倍;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产销23.25万辆和24.05万辆,环比增长0.06%和5.50%,同比增长33.85%和33.79%;交叉型乘用车产销12.35万辆和13.14万辆,环比下降14.58%和8.68%,同比下降34.30%和25.60%。不考虑统计口径的差别,我们计算的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下滑在-12%左右,已经连续4个月负增长,这也是部分乘用车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的原因。交叉型乘用车市场整体需求规模的天花板似乎已经看到,未来交叉型乘用车企业的业绩增长主要看产品结构的调整。
库存仍在正常范围,部分经销商或存在主动补库现象。汽车流通协会等官方机构公布库存数据目前只截至4月份,4月乘用车行业整体库存系数达到了1.68,但是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原因。我们预计5、6月份行业统计库存有可能会小幅攀高,但结合我们部分的草根调研中的结果,我们倾向于认为部分经销商出于对下游需求较好的判断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主动补库存的现象。淡季补库,这和去年同期的被动增库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们认为这反映了下游需求的真实景气度,也加强了我们对未来行业的看好判断。
7月份的低基数效应将逐步显现。去年7月份,行业异常的渠道库存增长速度减缓,厂商压库的现象告一段落,这使得去年7月乘用车销量基数较低。我们认为今年行业景气度较高,7月环比6月的增速不会大幅度下滑,我们预计7月乘用车销量增速将超过15%,销量表现将十分抢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