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进入2012年年末,跌宕起伏中艰难前行的国内车市,已然进入最终冲刺之时,将全年车市进行梳理盘点,或许能够对已入“深度调整年”的车市动向窥豹一斑,为广大读者在岁末购车提供借鉴。
■盘点一:汽车企业产能
对于2012年的国内车市来说,似乎从开局就注定了本年度的跌宕起伏。2012年国内汽车市场俨然进入了低俗增长的调整期。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0月,国内汽车产销1572.01万辆和1570.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6%和3.56%,与前9月相比,产量增幅减缓0.42个百分点,销量增幅提升0.19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1264.95万辆和1257.11万辆,同比增长7.67%和6.90%;商用车产销307.06万辆和312.96万辆,同比下降6.55%和7.97%。“与前些年动辄10%以上的增长率相比,今年的市场显得格外难过。”省会多位4S店总经理告诉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车市最大特点就是销售平淡,全年其销售量与前两年相比也逊色许多。
■盘点二:国内汽车召回
就中国的汽车市场来说,召回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游荡在消费者头上的一片阴霾。从2010年丰田“召回门”事件中国消费者的艰难维权,到该年度长安福特福克斯因积碳而与消费者之间产生的矛盾,再到大众的“DSG事件”,几乎大部分的国内汽车维权都伴随着消费者长期艰难的抗争。
事实上,羁绊多年的“召回隐痛”在今年或许将面临终结。今年10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此条例将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替代2004年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在本次通过的“召回条例”中,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法规层面对缺陷汽车产品加入了强制性召回规定,以及对拒不召回的汽车企业将实施巨额罚款。
据了解,即将升级为法律条例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案)》,是在总结现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起草而成,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有法律约束力。与此前国内施行的召回规定相比,本次获得通过的草案有两大变化,一是提高对隐瞒缺陷、拒绝召回厂商的处罚力度;二是规定厂商除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外,还要承担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费用。
新“召回管理条例”中规定,如果明知有缺陷却拒绝召回,汽车制造商将被处以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2%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这意味着汽车厂家很可能因为逃避召回,而承受千万元级的罚款,资金紧张的厂商甚至可能因此破产。
■盘点三:车市政策转变
回顾近些年国内车市的高速增长,不难发现市场刺激政策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2012年来说,市场政策可谓姗姗来迟。
今年5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其中,决定安排60亿元支持推广1.6升及以下排量节能汽车,这也是2012年以来,国务院首次明确对于节能汽车的补贴力度。然而,对于众多终端经销商来说,5月中旬公布的节能补贴政策已然让市场错过了上半年的销售旺季,此外,本次纳入补贴范围的节能汽车须满足的要求从百公里平均油耗6.9升降低到6.3升的标准,也把当时大部分在售车型车型排除在外。
除节能补贴政策外,2012年3月1日起实施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也让汽车企业面对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实施条例》,由于细化了应税车船的范围,规定了机动船舶和游艇的具体适用税额,细化了税收优惠的规定,也曾经一度引起了汽车厂家和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
在上述已经尘埃落定的汽车政策外,曾经一度拉动汽车三、四级市场消费的“汽车下乡”政策,在今年则显得扑朔迷离。在业界普遍传言汽车下乡政策在2012年将出台之时,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于10月份表示,目前仍未确定是否将启动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据国内媒体报道,在商务部召开的例行发布会上,沈丹阳透露称,是否重启“汽车下乡”,还有与其他一些产品相关的促进消费的新政策,很多媒体在猜测,也有很多专家、部门、地方提出了促进消费的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有关部门还在研究中。什么时候出台、出台什么样的政策,现在还没有很明确的消息。
■盘点四:油价上下波动
对于有车一族及准车主来说,国内的燃油价格变动从未像今年一般频繁。在经历了2011年全年油价三次调整后,2012年国内油价变动已超过去年1倍以上。
3月19日,随着发改委宣布国内成品油价平均每吨均提高600元,3月20日,国内燃油价格已然站上了8元大关,中国油价也进入了“8元时代”。然而,正当有车一族和准车主们为油价破8而头疼不已时,国内燃油价格在5月、6月和7月却又迎来了2008年12月实施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以来的首次“三连跌”。此外,11月16日凌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通知,从11月16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310元和300元,至此,国内燃油价格出现了年度内的第四次下调。“随着国家燃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程度越来越紧密,国内的燃油价格变动会逐渐频繁起来。”分析人士指出,由于今年燃油价格变动计较频繁,因此有车一族与准车主对油价的关注也远远高于往年。
■盘点五:日系车的纠结
相对于德系、法系、韩系和自主品牌来说,在今年比较纠结的应该算是日系车了,从年初大幅度的提高全年产销计划,到近期因外部环境而大幅下降的全国销售量以及全面提高售后品质的“救市举措”,日系车型的心理纠结可见一斑。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2012年10月前十家乘用车生产企业销量排名”中,曾经一度占据位置的日系车企已经难觅踪影。
回顾日系车的在华表现,2005年日系车以24%的市场占有率,首次击退德系车;2006年日系车攻城略地,最终以25.7%的市场份额与自主品牌等量齐观;到了2007年,日系车超越自主品牌,以28.9%的市场份额夺冠;而到了2008年,日系车更取得了30.83%的新高点。而今年出现的外部原因让日系车,在国内的销售面临了比日本大地震后还要严峻的局面。对于日系车来说,或许重新恢复在国内的销售规模将是其不得不面对的艰难命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