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州国际车展举办在即,照例,媒体又要到车展官网上申请车展记者证,注册、登记、填写资料,然后等待组委会审核。我一直很奇怪,都十年了,年年都重新注册、登记、审核,难道组委会就一直没有建成一个数据库么?网上申请有些日子了,一直没有收到组委会的回执,于是又登录车展官网查看,居然“资料未能通过审核”!
参加过一回日内瓦车展之后,每年车展前夕都会收到主办方发来的电子邮件,当然,人家的车展没有我们这么高的人气,所以北上广的车展组委会傲慢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北京车展办证现场,我就亲耳听过工作人员教训前来办证的记者——“不高兴就别来”!所以,我自然不会期待收到组委会主动发来的电子邮件,但是,我登录过10遍的资料,前9年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十周年的时候,就不能通过审核了呢?我这十年职业身份并没有变,那么只能是车展组委会变了。
打听了一下,资料审核没有通过的很多,我的多位同事的申请也都被拒了,其中一个居然发现,在广州车展组委会那里,自己的单位都被变更了,这个广州日报的记者已经被车展组委会打发到中国贸易报去了!然后严肃地通知他,申请被拒了!
仔细反省之后,没有发现自己哪里得罪过组委会,也一贯安分守己、遵纪守法,是个大大的良民,想不通组委会有什么理由不给我发记者证,而且,我申请的还只是个B证。于是,我善良地想,一定是哪里弄错了。
好在官网上有服务热线——(020)89268911,打过去问一问呗。第一次忙线,预料之中,接着打,不忙了,可是——一直无人接听。我确认了一下,星期四上午9时30分,应该是工作时间吧?我打了十几次,可是这个服务热线一直冰冷地响着,无人接听。
“被拒了就别去了呗,多大点事!”有人这样劝我,可是,车展并不是组委会的车展!车展更是参展厂家们的车展,组委会只是个场地出租方,只是个现场服务商,他们收了厂家高昂的租金,就应该提供优质的服务,而媒体服务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否则为什么要设媒体日?
第二天(周五),车展组委会的领导大概注意到我发的那条抱怨的微博,主动给我打来电话进行“沟通”,原来今年有了新规定,凡是合作媒体,一律只能团体办证,不再接受记者个人申请。但是,规则变更了,不能事先说明一下么?
另外,以前的每一届,我们都是合作媒体,证都是既可以团体办,也可以个人办,我觉得那样更方便,而组委会也不见得就会因此多很多麻烦。给媒体办证,我觉得更是一项服务,而不单是管理,还是应该更多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