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A级车多为2006年、2007年开始引入国内,也已经历了四五年的生命周期,今年将是多数中级车进行垂直换代或大改款的时期,这无疑成为众多车企进行反击的大好时机。
上海大众新朗逸、东风雪铁龙新世嘉等车型均通过改款、换代的方式,在整体实力上逐渐逼近B级车标准。
国内汽车市场正呈现层层下压的态势。八九十万元的豪华进口车让利幅度大都超过了10万元,而随着“车价多米诺骨牌”的倒下,奔驰、宝马为代表的主流豪华品牌也对产品进行了价格跳水,于是入门级的奔驰C级和宝马3系都已经徘徊在20万元出头的价位段里。包括刚刚进入中国的西亚特品牌,部分地区已经以八折价格销售,让利幅度高达5万元。
进口车的降价,逼迫国产车中的顶端产品中高级车或称为B级车开始降价,新君威的降幅在部分地区突破了2万元,第八代索纳塔最高优惠3万元,相对较晚上市的新帕萨特优惠也突破了1万元。于是,“A级车加一万升级B级车”不再仅属于马自达6,对于A级车市场施压的B级车阵容越来越庞大。
A级车价格已降无可降
事实上,中级车市在今年遭遇“围攻”并非偶然。2011年是中国车市的一个分水岭,受政策调控、油价走高等因素影响,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与前几年30%甚至50%的高速增长形成巨大反差。这表明,我国的汽车业发展进入了缓慢增长时期。这种情况下,汽车厂商为了稳固市场根基,无不绞尽脑汁。
于是,A级车除了降价与A0级车争夺市场以外,似乎已经无路可走。事实上,A级车从2005年的15万-19万元区间的主流产品,一直到现在主流产品多半售价在10万-14万元之间,已经退守了高达5万元。随着通胀因素的影响,A级车可以降价的余地已经不多。
对于A级车市场的理解,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认为,A级车的目标人群是精英中产阶层,他们不仅希望车辆具有突出的外观、空间、驾控和油耗等多方面优势,还希望获得超越级别的品质与感受;不仅希望车辆能够时尚新锐、彰显成功,还希望能够照顾到家人的用车需求,让家人享受由此带来的优越感。事实上,这部分家庭首选的传统三厢车的产品并不愿束手就擒,它们正在利用产品自身的优势,结合最新的科技谋求一场反击战。
新A级车升级谋反击
在4月份的北京车展上,新福克斯可谓打响了A级车反击的第一枪。它在车身长度和轴距较上一款都有所改善,在配置与发动机方面也进行了升级,更配置了例如进气格栅主动关闭系统这类首次在国产车上出现的先进配置。由于我国A级车多为2006年、2007年开始引入国内,也已经历了四五年的生命周期,今年将是多数中级车进行垂直换代或大改款的时期,这无疑成为众多车企进行反击的大好时机。上海大众新朗逸、东风雪铁龙新世嘉等车型均通过改款、换代的方式,在整体实力上逐渐逼近B级车标准。
各个厂商在新一代A级车上的重视程度都颇为惊人。东风本田推出第九代思域,在驾驶舱设计、动力系统和安全配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未来感十足;今年年初上市的一汽-大众新速腾,顺应消费者需求,加长了轴距,增加了多项家用化配置,定位更偏家轿,整体外观体现出奥迪般的品质感,赢得不少好评;作为日产汽车全球最热销车型之一的轩逸,厂方投入大量曾参与天籁车型研发的人才资源,召集日产全球最优秀的资深汽车研发专家,组建了史上最强的研发团队,此种重视程度和投入规模在中高级车领域也是少之又少。在新一代轩逸的研发过程中,日产汽车进行了近乎苛刻的产品测试。北海道极限环境的极寒驾驶测试、759个静音测试项目、6775个项目品质测试、34.6万公里测试里程等,每一项接近或等同于天籁测试基准的严格指标。
业内人士指出,这种A级车当做B级车来开发的现象,目前在各个车企内部都已经非常普遍。今年对A级车市来说,将面临着重大调整:来自B级车市的群体下压和紧凑型SUV车型的攻城略地,被厂家寄予厚望并进行大幅提升的A级车,将在科技性上保持领先。A级车的反击战,已经打响。
|